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贵州遵义“三链聚合”激活乡村振兴社会组织新动能

2025-07-10     人阅读


22.jpg

今年以来,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党建促会建、会建强党建”工作主线,创新实施“百会牵手百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全市100家行业协会商会与乡村振兴重点村(社区)结对共建,通过整合行业资源、释放专业势能、凝聚社会力量,在乡村产业升级、就业增收、治理优化等领域构建“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黔北乡村振兴注入社会组织强劲动能。

 党建赋能产业链:协会搭台激活乡村“造血引擎”

务川自治县茅天商会深入挖掘鱼泉村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村级产业需求,巧妙找准党建工作与商会改革发展的“契合点”,积极投身“百会牵手百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在产业帮扶、资源整合、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商会积极探索“商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为鱼泉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在水产养殖领域,商会成功推动鲈鱼养殖项目落地。该项目以村级集体经济入股的形式,建成66亩标准化养殖基地。通过科学化管理与生态化养殖,水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养殖产业链,实现“养殖+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该产业直接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50余人,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农户人均年增收约8000元。同时,该商会党支部牵头对接村级集体经济,以党建联建破解土地流转,推动落地了260亩南瓜、60亩羊肚菌、200亩天麻和党参等中药材、320亩百合种植产业,正以“商会+基地+农户”模式书写着产业振兴答卷。

“我们正探索‘党建+产业+直播’新路径,计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车间,让鱼泉村的生态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据茅天商会党支部书记向驰介绍,目前已与3家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待深加工项目落地后,产业链附加值将提升30%以上。这种“党组织领路、协会搭台、农户受益”的发展模式,正在遵义各地形成引领效应。

专业聚力人才链:培训赋能打造乡村“技能方阵”

“大家要充分认识此次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争当产业振兴的领头雁,进一步夯实肉牛养殖基础,提升专业技能!”中国农技协常务理事钱斌在播州区尚稽镇新华社区举办的“贵州省科技致富二传手会议”上强调说。

今年以来,播州区果蔬园林协会已主办3场类似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肉牛养殖、果蔬种植等专业人才2000余人次。播州区果蔬园林协会、区畜牧协会等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动员会员单位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17名业务骨干成为志愿服务先锋。围绕法规解读、技术培训、发展研讨等内容,开展采茶指导、养鸡技术交流、土壤改良及蔬菜病虫害防治等19次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筑牢人才与技术根基。

此外,播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引导21家会员企业制定用工需求清单,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采用“现场推广+线上推介”相结合的模式,在结对村设立务工咨询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广泛介绍各类务工信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技能水平群众的就业需求,已帮助13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在协会帮扶的果园当技术员,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播州区尚嵇镇高山村村民罗小芬的经历,已成为人才链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

33.jpg

公益串联服务链:多元共治绘就乡村“善治图景”

红花岗区创新建立“民生实事+协会认领+跟踪落实”机制,借助行业协会商会平台,组织充满家乡情怀的“乡村能人”会员企业家,召开“游村会”“助学会”“敬老会”,共商村庄建设、共谋产业发展。

在红花岗区凉水村,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会员田军的身影每周都会出现在村头巷尾。自协会与凉水村结对以来,他已开展法律宣讲12场,协助化解土地纠纷5起,为村民提供免费咨询50余次。这是遵义市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缩影——红花岗区创新“民生实事认领制”。目前,该区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业协会商会39个,其中8个已成功与村(社区)结对,并立足专长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特色帮扶活动,参与乡村建设。

遵义博济公益联合会的“爱心义剪”服务队尤为亮眼。志愿者蒋德兵43年如一日走街串巷,累计为上万名村民提供免费服务,其团队被授予“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该组织秉持“博集众志,济惠民生”宗旨,整合700余名会员企业、民营实体、个体工商户及志愿者等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我们联合协会资源开展‘银龄关爱’‘童梦护航’等6个公益项目,今年已发放价值40余万元的帮扶物资。”联合会负责人范晓珊介绍,通过“专业服务+公益慈善”双轮驱动,社会组织正成为乡村治理的“柔性力量”。

行业协会商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下一步,我们围绕‘红色圣地·遵心为民’品牌,持续深化‘百会牵手百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建生表示,该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机制,将帮扶成效纳入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持续撬动更多资源向乡村下沉,让“红色遵义”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

来源:天眼新闻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