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上海浦东新区打造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高地

2025-07-02     人阅读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搭建赋能平台等一揽子措施,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打造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高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助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的积极作用。截至2025年4月底,浦东新区有2345家社会组织,含445家社会团体、189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基金会,595家获评等级,从业人员达6.4万;社区备案群众活动团队4960个,覆盖约10.5万人。

多元实践

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为契机,多维度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投身“五个中心”建设,助力经济发展。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社会组织作用独特。区内近150家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协会,服务约3万家会员企业,聚焦行业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如浦东外商投资协会搭建总部经济共享服务平台,为万家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构建协同匹配的服务生态;浦东生物产业行业协会根据浦东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情况评估,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连续7年举办“上海院士专家峰会——生物医药分会”,多角度、深层次探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浦东企业投融资协会开发“浦东新区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发布的智能照明射频识别应用技术规范企业联合标准,是上海首个有境外主体参与的标准。目前,浦东新区行业协会商会发布的近百个团体标准,成为“上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助力国家战略,彰显组织力量。利用浦东新区科技、人才、金融优势,社会组织积极拓展对口帮扶,深化产业、劳务、消费协作,开展助学、助医等活动。近3年来,累计开展近百个东西部协作及对口支援项目,投入资金5660余万元,惠及40多万人,不仅给予资金物资支持,还培育人才、传播新理念,成为对口帮扶“浦东品牌”。

参与社会治理,丰富民生服务。浦东新区社会组织活跃在养老、托育、文体等领域,满足群众多元生活需求。东明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带动居民改造社区公共空间;乐耆社工服务社创新“社工+老年志愿者”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流浪星球”项目,通过自治金与专项基金联动,帮助流浪动物。各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居民自治+专业赋能”特色模式。

主动作为

在引领示范中彰显社会组织使命担当

当前,浦东新区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阶段,对社会组织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赋能浦东发展、创新治理模式”三大主线,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政治引领,筑牢社会组织发展的“根与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将党的领导融入社会组织发展全过程。实施“红领训练营”计划,在长三角地区培育10家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示范机构,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治理、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企业“走出去”等工作中彰显政治担当。

创新赋能,打造特色发展“增长极”。一是做强示范园品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创新示范园(金桥园区)自2023年开园以来,通过积极政策支持,已吸引49家头部社会组织入驻,年均开展活动近2500场,逐步构建起“创新思想库+成果转化器+公益资源池”生态体系。接下来,浦东新区拟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创新示范园张江分园,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三大先导产业,吸引一批高能级社会组织率先入驻,将社会组织创新平台向产业高地延伸,让资源链接能级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实现社会组织与浦东重点产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同时,持续推动金桥总部与张江分园“双核驱动”,金桥园区重点集聚社会治理类、社区服务类机构,打造社会服务的重要枢纽;张江分园则聚焦科技类、重点产业类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是培育重点领域组织。对城市数字化研究院、明珠国际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浦东密码研究院等科研类机构,以及服务企业“出海”的上海浦东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等支持型社会组织,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外,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培育15个创新项目,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街区改造、民主协商等领域创新发展。三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浦益荟”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策发布、项目对接、人才培训等功能,推动机构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治理规范化。

支持保障,优化生态发展“软环境”。一是加大政策供给。坚持立法先行理念,围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培育发展、注销退出等全周期,完善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发展若干规定草案内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修订完善《关于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二是提升能力建设。今年5月,浦东新区和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签订《长三角三市一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利用长三角社会组织生态园的资源优势,建立长三角社会组织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针对初创型机构开展基础运营培训,针对头部机构开设国际化、数字化专题研修班。三是探索监管创新。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对高信用机构实施“无事不扰”,对重点领域机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   红)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