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人阅读
获奖单位:四川省眉山市慈善总会
所获荣誉:第四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
单位简介:眉山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5年12月,是5A级全市性慈善组织。成立以来,眉山市慈善总会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为捐赠人服务”的原则,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及扶老、救孤、助学、济困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赵晓明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慈善总会在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4年,眉山全市募捐资金增长至1亿元,专项基金增长到10只、资金1890.6万元,冠名基金增长到9只、资金1940.34万元,社区基金增长到135只、资金453.5万元,眉山慈善跑出了“加速度”。
“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夯实基础,狠抓工作落实,在内部治理、慈善捐助、慈善传播、慈善生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眉山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
拓渠道引活水,壮大慈善资金
近年来,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眉山市慈善总会全面改造升级微信公众号在线捐赠平台,实现线上捐赠、实时反馈、信息公示,有效提高了慈善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记者打开眉山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发现,爱心捐赠栏目可方便查询慈善项目和慈善基金。以慈善项目为例,“快乐小东坡·善行守护”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已经结束,共有1.35万人次参与,累计接收捐赠资金64万元。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如“东坡爱·一元捐”等,公众既可直接捐款,也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加,互动性大大提高。
冠名基金是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的有效形式,也是慈善资金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眉山市慈善总会的会员单位带头,发动本市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在市慈善总会设立冠名基金。例如,四川万景融汇集团副董事长廖凯茜捐赠1000万元设立冠名基金,举办首届“万景融汇关爱基金”公益慈善创投大赛,惠及群众8000余人。
据眉山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会已有冠名基金9只,在济困、恤病、助残、助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冠名基金之外,眉山市慈善总会大力发展专项基金。例如,为支持有想法、有能力但缺乏资金的退役军人创业,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托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退役军人创业基金,专项用于支持眉山籍退役军人创业,已支出资金25.2万元;设立“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慈善救助基金”,关爱帮扶眉山籍的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已支出资金18.4万元。
此外,根据新修改的慈善法和《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的要求,眉山市慈善总会依托县乡村三级社工服务体系,在80个乡镇(街道)设置了公益慈善服务室,并深化与县(区)慈善会合作,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引导更多的公益资源下沉社区,激发慈善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
抓项目求实效,做优慈善项目
前不久,初中生李飞(化名)找社工求助:他因打球导致腿部受伤,虽然医生诊断腿部无器质性病变,但他总感觉身体疼痛,甚至有时无法走路。社工在沟通后还发现,李飞的父母正在吵架闹矛盾,他产生了父母可能离婚、会遗弃自己的担忧,焦虑不安。
在仔细倾听李飞的想法后,社工通过沙箱游戏疗法引导其有效表达内心情感和需求,正确认识身体状况和家庭关系,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并鼓励李飞积极与家人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李飞的心情好多了,不再焦虑,能够正常上学和参加活动,家庭关系也明显改善。
这是眉山市“快乐小东坡”公益慈善系列项目的成效之一。眉山市慈善总会设立未成年人关爱援助基金,实施困境儿童帮扶资助、农村儿童关爱设施建设、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流动儿童关爱等项目,惠及困境儿童超过10万人次。
在帮扶困难群众的路上,眉山市慈善总会脚步不停歇。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眉山市慈善总会都会开展“蜀善有你·情暖万家”新年关爱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物资与慰问金。
仁寿县青岗乡40多岁的章丽华(化名)2023年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医疗费用和病痛折磨压得“喘不过气”。2024年10月,章丽华终于迎来了骨髓移植的机会,但术后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不得不长期治疗。了解到章丽华一家情况后,仁寿县民政局联合仁寿县慈善总会为她发放了慰问金,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棉被、猪肉等物资。
“我们要激发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更多人关爱帮助像章丽华这样的困难群众,共同构建更加温暖包容的社会环境。”眉山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乡村振兴等领域,眉山市慈善总会联合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实施公益项目。例如,该会与四川省民生慈善基金会联合实施“守望成长·慈善筑梦”公益项目,为全市农村中小学校捐赠体育用品爱心包;争取爱心企业资源,为乡村修建便民桥、扩建通村道路,等等。此外,紧贴捐赠人意向,眉山市慈善总会量身定制了“困难职工救助”“生态环境保护”“邻里关心关爱”等项目,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实施一个个慈善项目,眉山市慈善总会精准回应了公众诉求,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匹配,放大了公益价值,为慈善事业注入了发展动能。
重实践广调研,创新慈善方式
为探寻慈善事业发展路径,眉山市慈善总会组织工作人员到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学习考察,深入企业、社会组织走访调研,对照眉山市慈善发展现状,厘清了发展思路。
今年4月26日,一场公益慈善徒步活动在洪雅县龙吟滩湿地公园举行。通过公园慈善场景打卡、群众公益徒步、家庭亲子互动等方式,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这是眉山市举办的“快乐小东坡·善行守护”困境儿童关爱暨城市公益慈善徒步活动,也是“慈善+未保”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眉山市建立“慈善+”融合发展机制,将慈善与社会救助、养老扶幼、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教体文卫等深入融合,举办系列活动,探索形成了“慈善+救助”“慈善+未保”“慈善+婚恋”等发展路径。
眉山市慈善总会还顺应“数字慈善”浪潮,开展“消费捐”“随手捐”等活动,开拓群众参与慈善的便捷渠道。该会深化与腾讯公益、公益宝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推进互联网募捐工作。同时,该会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加快打造高效智能的数字慈善生态系统,实现项目发布、智能筹资、项目实施、成效展示、资金公示一键通达。
眉山市打造了一批慈善社区、慈善街区、慈善站点,在太和公园婚姻登记中心等地开辟慈善专区,设置慈善工艺品销售区、“随手捐”项目牌、慈善达人事迹展板等;在网红打卡街区和人口稠密地方,打造慈善打卡微景观、慈善文化长廊,并成立爱心商家联盟,开设慈善义卖集市,发布慈善项目,推动商业经营与慈善公益共同发展。
北宋文豪苏东坡是名副其实的“慈善达人”,也是眉山最大的文化名片。眉山市慈善总会设计“慈善东坡”IP,在乡村、公园、社区打造一批彰显东坡文化主题特色的慈善空间、慈善文化标识、慈善主题场景,开发慈善文创产品,普及慈善知识,宣传慈善项目,塑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时时可慈善的良好氛围。
眉山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会将坚持以弘扬慈善文化为基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用行动诠释“聚沙成塔,汇爱成海”的慈善真谛,书写好眉山慈善更温暖的篇章。
来源:中国社会报
上一篇:青海规模最大慈善信托项目成功备案
下一篇:广州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