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人阅读
助力乡村振兴,是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组织茁壮成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近年来,江苏如皋积极引导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专业特长、资源链接等优势,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目前,如皋市登记的社会组织已有360家,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结对农业项目 助力产业兴旺
“这里的葡萄好甜啊。”日前,在九华镇营房社区的金果生态家庭农场,如皋市民政局组织数个产业帮扶类社会组织前往参观考察并帮扶乡村产业发展。
“葡萄园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主要培育、种植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品种。”农场负责人朱镇杰聊起了创业经历,当初借助如皋市华理企业家商会的产业帮扶基金,在社区流转土地223亩,建立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商会帮助下,农场还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为后期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的引进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和农场一起筹建的中小学生研学及农事体验基地项目已竣工营业,预计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带动60余名当地村民就业。”如皋市华理企业家商会负责人张云忠表示,接下来,商会会以中小学生研学及农事体验基地项目为切入口,进一步开发相关文旅项目,助推营房社区乡村“三产”发展。
近年来,如皋已有100余家产业帮扶类社会组织与80余个农业产业项目进行结对共建,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受益村(居)民1000多人,为乡村产业兴旺吹响了嘹亮的号角。
关爱“三留守”人员 用心传递温暖
手工制作、阅读分享、绘画课……今年8月,如皋市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如城街道,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照样过得充实、快乐。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姐姐真好!”11岁的张晓明,最近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参加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
每次听着孩子们叫“社工姐姐”,如皋市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尤媛的心里就暖暖的。她说:“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不爱说话,不懂得怎样跟别人交流。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越来越亲密了。”
去年年初,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动了“城乡娃娃手牵手·爱童行——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该项目采取“1+1+N”的运作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走进去+请出来”的活动形式开展精准帮扶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1场,服务困境儿童及其照顾者830人次,弥补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亲子生活方面的缺憾。
除了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如皋还有不少社会组织专注于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如皋市蓝天社工发展中心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开展留守妇女技能培训、免费健康体检、心理健康咨询等,为留守妇女提供帮扶与关爱。
目前,如皋共有80余家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从事关爱“三留守”人员相关志愿服务。近三年累计开展社区活动338次,发放各种宣传单页达2000多张,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爱“三留守”人员的良好氛围。
守护生态绿 建设和美乡村
“鱼儿慢慢游,愿你在长江水里快乐长大。”近日,在如皋境内长江岸边上,志愿者们放低水盆,小心翼翼地把鱼苗倒进长江,5万尾活蹦乱跳的鱼苗,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游向江心。
又到一年一度的“生态修复 增殖放流”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张兴建准时“赴约”。“根据《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我们协会联合属地长江镇长青社区开展绿动江河‘益’起护——守护48公里长江岸线公益项目,组织成员在长江干流48公里岸线、支流河道沿线,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监督、实践等工作。”
围绕长江大保护各项工作,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服务协会累计放养鱼苗50万尾;参加义务植树复绿活动5次,栽树10000棵;常态化开展《长江岸边净滩 保护饮用水源》垃圾捡拾活动,均次收集垃圾500多公斤。
该协会是如皋市环保类社会组织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14年以来,如皋共有50多个环保类社会组织,通过走出去等方式,累计举办乡村环境环保类公益宣传活动256场次,参加人数达45000多人;同时开展乡村环境污染线索巡查,经相关部门交办、督办,通过立案查处、关停并转、生态修复等手段,有效治理污染达到2600余处。
来源:南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