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人阅读
央广网昆明12月11日消息 (记者 赵贝贝)“社会组织慈社联动的社会治理效果如何?村级组织社会治理有哪些好经验?老旧小区社会治理能让其焕发生机吗?”记者在昆明安宁市,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多元共治,打造和谐安宁
如何以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推动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宁奠定坚实基础?安宁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负责人陈婧航介绍,从2021年5月起,安宁市民政局就发起了“多元共治、和谐安宁”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大赛,这是该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举措。大赛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督导和项目评估等运行流程,带动了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投身社区治理和服务。首届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共投入175万,支持25个项目开展。服务领域覆盖未成年人保护、为残障人士赋能、社区营造、文化保育与传承等多个方面,项目大赛历时一年共开展社会服务逾800场次,服务受益逾17000人。
安宁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作为安宁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而建设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为该市社会治理做出了成绩。基地通过强化社工人才培养、加强政校合作、加强慈社联动、加强行业交流等方式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截至2023年11月,基地开展政策宣讲、社会救助、为老服务、儿童关爱与保护、女性健康与关爱、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500余场次,受益逾4万人次;培育社会组织9家;直接培养本土社工人才114人,占全市社工人才31.75%;坚持项目引领,强化市、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两级联动赋能社区社会组织748个,打造品牌社区社会组织特色服务品牌项目12个;开展各类培训、研讨、沙龙活动40余场。
社会治理让石庄驶入发展快车道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安宁市县街街道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凝聚党建联盟合力,激发基层治理效能,探索共建、共商、共治、共享治理新模式,提升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水平。
村子新面貌(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走进县街街道石庄村委会,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村内鲜花绽放,目之所及处处皆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石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滇剧入村已有100年历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昆明市级传承基地,滇剧之乡、戏曲之村。2022年以来创建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云南省“百千万精品”示范村、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云南省第三批乡村治理试点,其经验做法上榜“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石庄村党委班子借助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契机,盘活闲置、零散、低效土地600余亩,抓住安宁市“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机遇,成立经济、置业、土地、旅游、劳务五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带动村民承包土地建成鲜切花种植基地107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1706亩、二代红梨种植基地207亩,以及鲜花饼屋、戏曲+农耕观光研学路线,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型到农文旅一二三产融合型的转变,为部分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增进辖区居民民生福祉。2023年,石庄村打造滇剧巷、刺史巷等“最美街巷”,推进“戏曲+”系列项目,实施滇剧人才培育项目和“戏曲村”文旅项目。石庄村委会用行动证明高效能的基层治理是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
老社区的“发展梦”
朝阳后山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的老旧居民生活小区,人口7352人。2008年4月社区成立。成立之初的社区面临着老旧小区多、困难人群多、居民诉求多;资源整合少、服务平台少、服务措施少的“三多三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14年的探索实践努力中,社区始终锚定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强化社区有效治理,让生活在社区的家人们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朝阳社区便民服务站(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在这个目标引领下,由街道向昆钢协调了闲置的68幢、46幢、47幢单身宿舍进行修缮、加固,改造成社区“爱心家园”,召集居民代表大会,对住房调配条件、管理费用等进行讨论,并制定了调配方案。社区通过前期不懈努力让住房调配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同时发动群众、志愿者、工作人员、小组干部等共60余人,帮助44户居民搬家入住爱心家园。朝阳后山社区通过“最美楼道、最美阳台、最美街巷”活动,让小区的社会治理得到了质的提升。
社区基层治理新面貌(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在最美楼道建设中,朝阳后山社区为辖区15幢居民楼楼道投入资金5000余元,打造了睦邻友好、家庭和睦等内容的小区文化墙彩绘长廊,居民李叔叔带头示范,义务包揽了他所居住整个楼栋清洁卫生,带动居民争先效仿,形成良好氛围,社区连片打造的17个楼道被昆明市评为最美楼道。
同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实施了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成楼道灯改造工程194个单元楼道6000余盏,还在小区内打造了“钢城记忆朝阳而居”为主题的“最美街巷”。本着“一巷一墙一景”的原则,充分挖掘街巷的区域特点、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发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投入资金28万余元。
近年来,安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机制。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安宁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路径,把服务群众作为核心任务,把多方参与作为关键举措,把创新驱动作为动力支撑,在社会治理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群众的瓶颈问题有了突破,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