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工作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平安公益基金会捐赠超4.4亿 中国平安打造有温度的金融品牌

2021-11-22     人阅读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日前,“平安公益”平台成功入选民政部第三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平安公益”平台是平安公益基金会运营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未来“平安公益”将背靠中国平安逾2.25亿的金融客户和6.34亿的互联网用户资源,全方位调动社会力量,为施助人群与受助人群搭建安全、可靠的桥梁,充分释放财富人群参与社会公益的巨大潜能。

截止到目前,前三批次共32家的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中,“平安公益”是唯一一家具有金融保险公司背景的平台。

中国平安表示,本次入选第三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是对平安公益基金会运营成效的肯定,同时也是挑战。平安公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平台将切实为优质的捐赠人服务,善心善用、回报社会,为社会公众在线上高效参与公益提供“平安样本”。

平安公益基金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倾力于扶贫济困、教育公益、灾难救助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等方面,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关注社会需要,创造公益价值。截至目前,平安公益基金会各项捐赠支出超4.4亿元,支持开展了“三村工程”、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文学素养提升计划、希望助学、乡村支教、励志计划、让爱回家等多个标杆公益项目。

“平安少年”走出特色教育帮扶路

“少年强则国强”。近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平安共同发起的“平安少年”公益项目,在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实验小学举办项目捐赠暨启动仪式。中国平安向项目捐赠1000万元,并鼓励平安员工积极参与该公益项目,争当种子心理咨询师和助教志愿者。

“平安少年”公益项目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和帮助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表示,中国平安十分重视教育公益事业,近三十年来,从援建校舍、捐赠教学设备,到培训乡村教师、开展支教、提升青少年科技和文学素养等,扎实走出了一条平安特色的教育帮扶之路。

1994年资助建设平安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始,平安的企业公益即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中国平安迄今为止已陆续在全国30余个省市援建了114所希望小学。平安支教行动已累计招募近万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达35万小时。通过“三村工程”村教项目,落地”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全国近30个省市1039所乡村学校,培训1万多名乡村老师,惠及30多万名乡村学生。

中国平安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成长教育的关注和培养。近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积极打造“有温度的金融”品牌,在践行责任投资原则、深入参与国家脱贫攻坚及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发动更多社会青年投身公益事业。

打造公益金融“平安样本”

“作为一家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平安正积极探索企业建设新的理念,构建‘中国平安企业公民行为模型’,实现企业持续、稳健、长远地发展,建设中国平安的百年基业。‘励志计划’便是中国平安‘企业公民行为’的很好体现。”曾任中国平安总经理的张子欣表示。

今年,发起于2003年的“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公益项目迎来了第18个年头。“励志计划”是中国平安集团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发起的一项长期的公益项目,至今已经举办18届。在过去17年间,项目已累计奖励5800余名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达到1980万元。在鼓励全国学子励志报国、发奋图强,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项目也激励了一代代有为青年充分展现自身的青春才智,探索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温暖”作为今年“励志计划”的关键词,在过去的历年比赛中,为无数的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舞台和实现人生梦想目标的机会。“有温度的金融”一直以来,也是中国平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

中国平安深入践行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融入平安投资战略决策之中,践行责任投资战略,带来显著成效。

中国平安还发布了“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并宣布计划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未来将聚焦绿色运营、绿色资产、绿色保险、绿色公益和绿色科技五大层面明确方向和行动,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助力社会绿色转型。

今年4月,中国平安发布《全面深化绿色金融工作的通知》,承诺绿色投资规模和绿色贷款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到2025年,力争实现“绿色投资+贷款”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绿色公益层面,将发布碳中和慈善信托计划,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公益活动;绿色科技方面,中国平安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以科技赋能平安碳中和达成。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达成绿色投资2088.86亿元、绿色信贷532.78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收入251.09亿元,产生了白鹤滩水电站、深圳市环强险、珠海巨灾指数保险、PUE(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越接近1表明能效越高)1.248的数据中心规划、自然灾害预警体系等一系列绿色亮点项目。

中国平安表示,此次平安公益基金会“平安公益”平台的成功入选,标志着平安公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公司的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将可以在线上高效参与公益,平台也将切实为优质的捐赠人服务,善心善用、回报社会。未来,中国平安将持续通过公益金融模式创新,卷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以专业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科技能力,来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来源长江商报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