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集

纪念文集

以评促建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新章

2019-02-27     人阅读

 

以评促建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新章

——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回顾


中国农学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会。经主管部门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评定,农学会在2011年度获得首批学术类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几年来,在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的引领下,学会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社会公信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一)组织体系健全。按照评估工作的要求,学会坚持民主办会、科学决策,不断改革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议事决策机制,成立了监事会,组织结构更加完善。学会设有34个各具特色的分支机构,指导全国31个省级农学会,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高效的学会组织网络体系。

(二)党组织实现“两个覆盖”。学会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办事机构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2016年,根据有关要求,学会成立了理事会党委,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学会注重强化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重大事项报经党委会审议,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

(三)规章制度健全。学会始终坚持依章办会、依规治会。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修订章程,专门制定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分支机构和会员管理等办法,为学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办事机构制定有会议、党务、人事、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党风廉政、档案管理等30余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财经纪律,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还建立了预算、资产、采购等一系列财务制度,实现了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做到收支规范、账目清楚。

(四)办事机构实现职业化管理。学会内设机构健全,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实行了全员聘用,易岗易薪。设有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财务、学术交流、科普、科技评价、期刊、研究咨询、国际合作、信息、人才评价、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14个处室,目前专职工作人员78人,其中中共党员5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1%,副高级职称以上占比41%,每年选派100余人次参加各类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基层实践锻炼,职工素质较高。

二、工作绩效更加凸显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创办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紧紧围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唱响了绿色导向,有效推动了重大瓶颈问题解决,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打造专业性学术交流品牌,促进农业学科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学科优势,培育了棉花产业、葡萄产业、耕作制度等20多个专业学术交流品牌;联合台湾中华农学会,举办了休闲农业发展论坛、绿色科技与美丽乡村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三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举办了中国国际水稻论坛、国际设施园艺大会、国际棉花基因组研究大会等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国内国际影响。四是提升学会期刊质量,打造学术阵地。学会主办9种期刊(2种英文期刊),8种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是唯一入选的农业期刊。

(二)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科学知识。一是举办“三贴近”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现代农业建设社会氛围。围绕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结合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采用科普展览、科普大讲堂、技术培训等形式,举办了农业绿色技术、科学认识转基因、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等特色科普活动,深受广大城乡居民欢迎。二是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普效率效能。开展“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和人民网、新华网“专家在线访谈”节目等,编创《一控两减三基本》动漫,创办“三农科学传播”微信公众号,有效提升了科普的实效性和覆盖面。三是推进科普精准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和环京津贫困地区的科普扶贫力度,开展循环农业科普新疆行、科普服务西藏农牧民、与承德县对口帮扶等活动,组织专家送技术进村入户,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三)扎实做好研究咨询,服务政府科学决策。一是用好《农业科学家建议》平台,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依托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这一高端智库,瞄准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了《关于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强吉林黑土地综合保护治理的建议》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意见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部分建议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主要措施被相关部门采纳,为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科学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服务部门决策与区域发展。组织开展了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国蓝色粮仓构建等课题研究;主持或参与编制了《“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广东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多项规划。三是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河北保定、辽宁阜新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院士专家赴山东日照、辽宁阜新、重庆永川等10多个地市开展对接活动,服务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四)精心组织科技奖励,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一是打造科技奖励精品,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我会设立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是我国农业行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科技成果奖。学会坚持“三公”原则,规范评审程序、完善评审制度、优化评审指标体系,不断提升中华农业科技奖含金量和影响力,极大激发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热情,有效促进了联合攻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二是充分用好国家奖直推渠道,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社会影响力。我会是中国科协唯一具有国家奖成果直推资格的农口学会。近年来,累计推荐候选成果28项,其中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率高达46.4%。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举荐,促进农业农村人才成长成才。一是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分类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参与和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培养等系列人才培育计划,进一步强化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围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外事外经、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培训,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适应农业“走出去”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出国(境)培训,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技人才。二是做好人才评价与推荐,为农业农村人才成长加油助威。组织开展“两院”院士、中华农业英才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的评选推荐工作;承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10余项人才选拔推荐工作;承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与农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各类农业农村人才成长成才。

三、特色工作亮点纷呈

(一)发挥学会智力汇聚、独立客观优势,打造第三方评价评估品牌。我会是科技部认定的首批成果评价试点单位。近年来,学会不断加强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成果数量逐年提升,中央级由第三方评价的农业科技成果90%以上经我会评价,社会公信力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经我会评价的成果,80%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30%得以转让、入股、融资或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出具的评价报告已成为国家奖励评审、成果转化推广、市场交易定价以及各种科研评估的重要依据。受国家奖励办委托,学会承担了国家奖行业咨询评议工作,每年组织近百位专家对30多项国家奖进行同行咨询评议。目前,学会已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奖励、评估转化全过程服务体系。

(二)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服务提升农民科学素质。2006年起,学会一直承担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统筹协调19家部委成员单位,联合编制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研究和全民科学素质战略规划研究,全面加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顶层设计。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建设,举办农民科学素质论坛,开展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征集与推介活动,连续6年承办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累计3200余万人次参加活动。以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妇女为重点,开展农村妇女科学素质调研,举办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组织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等特色活动,助力提升新型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科学经营能力。

(三)充分发挥高端引领作用,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探索学会服务企业创新的新路径,2010年学会立足科技人才荟萃的优势,率先设立了院士专家农业企业服务中心,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启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积极为院士专家和农业企业牵线搭桥,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战略咨询等工作,助力企业创新创造。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学会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实效。依托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在广东温氏、上海孙桥等举办院士专家企业行,组织院士专家深入农业企业、园区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累计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民8万余人次。

(四)创新办事机构绩效管理,激发职工干事创业活力。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高效推动工作落实,2015年起学会实施了内部绩效管理。年初,学会对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梳理,确立考核目标任务,制定年度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绩效计划任务书,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处室,并明确工作进度;年中,强化跟踪检查和过程管理,促进各项绩效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年末,根据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及社会影响力等情况,对各处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并作为年度考核、职工推优、优秀党员评选的重要依据。三年的实践表明,绩效管理工作在推进工作落实、比拼工作成效、展现工作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成为推动学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开展社会组织评估是对学会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经过开展评估工作,学会认真对照检查整改,补短板、挖潜力,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学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学会连续获得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多次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学会工作得到中央媒体的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中国农学会


返回首页
扫二维码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