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人阅读
6月20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区组织开展首届“双十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暨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平台启动仪式。
此次大赛吸引了200多个创投项目、治理项目,其中77个通过网络投票进入专家评审选环节,17个项目是从2019年的社区治理项目深耕细作延续到今年。
本次“双十益”项目充分发挥扎根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涌现出的“加装电梯”、“分享冰箱”、“关爱困境儿童”等百姓喜爱的公益项目、治理项目,“易助行”、“爱照护”等公益机构日益活跃,让更多社会组织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好伙伴”。
面临社会组织类别多、变化快、监管难等瓶颈问题,如何强化社会组织诚信自律也是普陀区社会组织领域工作中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普陀区民政局(社会管理局)积极探索,抓住“信用建设”这一牛鼻子,打造全国首个区级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平台,改变以往“年检”“重大事项报告”等事后监管单一模式,构建“登记”+“年检”+“评估”全链路监管和“公共”、“政府”与“市场”信息数据全方位兼容的信用体系,通过可视化信用体系,集合注册登记、政府采购、关联分析,信用监测、信用公示等方面信息数据,建立普陀区社会组织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推动“诚信激励”与“惩戒机制”落地生效,实现“项目需求”与“服务品质”无缝对接,让信用监管在普陀不是空谈。
普陀区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刘义海表示,要强化信用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系统集成转变,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最终形成社会组织守信执业的诚信氛围,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本次活动是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情况下举行的,在复工复产的同时,普陀大力度“复社”。
普陀区副区长杨元飞表示,在后疫情时代背景和号召下,将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依托信用管理平台,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
三年来,普陀区社会组织年增幅比例超10%,政府出资背景的社会组织比例由50%持续下降至20%,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矛盾调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猛。
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表示,普陀的社区治理举措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1+10”的社会组织联合会架构稳步发挥作用,“双十益”内容持续丰富,期待更多社会组织扎根社区、释放活力。
来源:界面新闻